免费咨询热线:18626352632

抱玄文化-感悟国学智慧,挖掘内在力量!

“三元五腊”之王侯腊——腊八节

今天是我们的传统节日“腊八节”。腊八节,俗称“腊八” ,即农历十二月初八。

腊八1.jpg

腊八节来源于上古道教腊祭,神农氏“始作腊祭,以告上苍”,遂形成在年终时祭祀农谷,庆祝当年已得收成,祈求来年民丰岁稔。佛教传入中国后也继承了腊八节的传统,并将十二月初八附会为佛成道日。

在我国道教的传统节日中有“三元五腊”的说法。五腊即正月初一天腊、五月初二地腊、七月初二道德腊、十月初一民岁腊、腊月初八王侯腊,与正月十五上元节、七月十五中元节、十月十五下元节这“三元节”并称为“三元五腊”。

腊八节3.jpg
情暖腊八
腊八节.jpg

现代道教继承了上古道教传统的礼仪内容,“三元五腊”更是成为道教的重要斋日,需要清心斋戒、向神灵忏悔,涤除污秽。

太极真人葛仙翁说:“如果遇到三元五腊,可以设醮修斋,讽诵经文,广陈供养,祈求福佑。”

腊 八 节 的 习 俗

一、腊祭

腊祭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祭祀;二是祷祝。

在中国,不仅道教重视腊日,儒家所主导的世俗社会,历代天子也都重视由腊祭演化的代表丰收与交接的年终祭祀。

祭祀是祀八谷星神,用干物敬献,表示庆丰收之意。干物称腊,八是八谷星神,故称腊八。在时间上,腊祭又是在农历每年的腊月初八日进行的。腊月初八日亦称腊八。

祷祝是腊祭的一个重要方面,内容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,确保农业丰收。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,进行祷祝,称为腊八祝或称蜡八祝,祝与粥同音,于是就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,将蔬果干物搅和在一起,煮熟成粥,敬献农神,以表示庆丰收之意,并进行祷祝。

腊八3.jpg

二、饮食

01
喝腊八粥

用腊八粥来谐音腊八祝的意思,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。含义是用干物煮粥,敬献农神,进行祷祝,祈求保佑,以庆丰收。

道教讲求仙道贵生,腊八粥亦是养生佳品。

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,已有一千多年,腊八粥也叫"七宝五味粥"。最早开始于宋代。每逢腊八这一天,不论是朝廷、官府、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。到了清朝,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。

02
吃腊八蒜

腊八蒜的蒜字,和“算”字同音,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算账,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,这种习俗反映了人们对财富和债务的重视以及对新年新开始的期待。

03
吃腊八面

腊八面的产生源于北方,因为一些地方不产或少产大米,所以腊八这一天,人们通常吃腊八面来代替腊八粥。

腊八节的意义

1、表达祈求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;

2、展示庆祝农业丰收的喜悦心情;

3、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;

4、蕴含追求身体健康的养生之道;

5、开启新一年农忙的时间口⼝



相关文章

我也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关注微信